为进一步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理论与实务的深度融合,贯彻落实最高检、教育部《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的意见》,4月29日,滨海新区人民检察院召开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检校合作推进会。我院闻琳书记与南开大学法学院、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、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、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教育培训处、滨海新区区委组织部、滨海新区法学会共同受邀参加了会议。滨海新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、检察长张云琦及部分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。会议由滨海新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、副检察长曹纪元主持。会上,法学院与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检察院共同签署了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共建协议》,并揭牌成立涉外法治人才理论研修基地及实训研修基地。

会上,张云琦检察长首先致欢迎辞,对一直以来关心、支持滨海检察工作,积极促成此次检校合作的各位领导、老师表示感谢,并围绕涉外检察队伍建设、涉外检察一体履职、深化区域协同等方面,介绍了滨海新区检察院涉外检察工作的开展情况,提出在未来的合作中,一是要明确目标,加强司法实务与学术研究之间的良性互动;二是要突出重点,建立健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师资库、课程库;三是要立足滨海新区产业特色,提升涉外服务整体合作效能,助推构建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。

闻琳书记表示,此次签约及“涉外法治人才理论研修基地”和“涉外法治人才实务研修基地”的成立,是检校双方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有益探索。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将着力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,落实专人负责对接与协调,确保检校合作有序推进。同时,学院将及时总结基地建设经验成果,为促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,共同推动区域法治化建设。

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宋华琳、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立松、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郝秀辉院长、滨海新区法学会副会长韩笑、滨海新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曹辉、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教育培训处处长张瑜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。
会上,滨海新区人民检察院与四所高校签署了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共建协议》,并举行“涉外法治人才理论研修基地”和“涉外法治人才实务研修基地”揭牌仪式。根据协议,双方将在基地共建、师资互聘、资源共享、实习实训、理论研究、实践教学等方面开展常态化合作,共绘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蓝图。


未来,我院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,继续深化与各方合作,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学术资源,也进一步努力提升学院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,为推动区域法治化建设和国家涉外法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供稿|法学院学工办
编辑|陈照旭
审校|闻琳 田雅志 张雅辉